发布时间:
浏览: 次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海安的田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热潮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农民们怀揣对丰收的憧憬,播下希望的种子。海安农商银行则如同一股温暖且有力的春风,吹拂着每一寸农田,助力乡村振兴蓬勃发展。
于清荣,这位江苏省劳动模范、海安市人大代表,同时也是海安市俞万家庭农场农场主,见证并亲身经历了海安农业发展的蜕变之路。早年,在外闯荡当过建筑工人的他,看到有些农村常住人口减少、农田抛荒的景象,心中满是忧虑。2010 年,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农业的执着,他毅然回乡,开启了种地之旅。从最初流转 50 亩土地种植大棚西瓜,到后来逐步扩大规模,他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大棚种植面临用工短缺、管理繁杂等难题,让他陷入沉思。但生于农村、长于农村的他,深知传统农业的根基所在,最终决定转型种植小麦水稻,扎根粮食生产领域。
2013 年,是于清荣农业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他注册成立了海安第一家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——俞万家庭农场,流转300 多亩地,准备在这片新天地大展拳脚。他清楚地意识到,如今的种田早已告别父辈们的传统模式,迈入规模化种植的全新阶段。为了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,他一头扎进农技书籍的海洋,如饥似渴地学习;同时,积极参加农业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,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渐渐地,于清荣成长为种植领域的行家里手,农场规模也在 2014 年进一步扩大到 1000 亩,成为海安首家规模超千亩的家庭农场。
在这一路的成长与发展中,海安农商银行始终与于清荣并肩同行,为他的农业梦想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“活水”。回首创业初期,资金问题犹如一道横亘在面前的大山。购买农资、引进新设备、支付土地流转费用……每一项开支都迫在眉睫。正当于清荣为资金周转发愁时,该行隆政支行主动向他提供了资金支持。隆政支行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他的农场经营状况、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困难。从2020 年借款 40 万元开始,于清荣便与海安农商银行结下了深厚的缘分。
这份支持不仅仅体现在资金数字上,更贯穿于春耕备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。每年春耕时节,隆政支行工作人员就如同贴心的春耕“护航员”,提前来到农场,了解农资采购需求、农机具更新计划等。他们协助于清荣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方案,确保每一笔贷款都精准地投入最需要的地方,让农资能够及时到位,农机得以高效运转。2024年,为加速农业“数智化”转型,俞万家庭农场准备采购无人插秧机、无人植保机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,但资金短缺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。隆政支行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情况后,第一时间为农场提供了200万元的农业项目授信。在海安农商银行的帮扶下,如今的俞万家庭农场已构建起集稻麦生产、收储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,被列为“海安大米”核心种植基地,而于清荣,也成了该行的忠实客户。
助力乡村振兴,海安农商银行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更是一份荣耀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“三农”的坚守与支持。该行通过走访的形式与全市13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一对接、上门服务。截至2月末,该行对640余家授信近26亿元,其中519家用信约20亿元。
又是一年春耕好时光,海安农商银行正与广大农户携手,共同描绘着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,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,为春耕备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,成为春耕时节最亮丽的底色。
原标题:海安农商银行:农商助力,播撒田野新希望
文章来源:http://jsjjb.xhby.net/pc/layout/202504/03/node_A03.html#content_1436248